自Netflix的自制劇《魷魚游戲》播出以來,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登上熱播榜首。在劇集火爆的同時,劇中的衍生品也是一路熱銷。嗅到商機的賣家紛紛在平臺上上架了《魷魚游戲》的周邊。劇集的火熱帶動了周邊衍生品的銷量一路暴增。不僅在亞馬遜平臺上,在eBay、速賣通、Shopify等平臺上也是同樣的火爆。越來越多的賣家想要進場分一杯羹。
殊不知,在超級流量的背后還隱藏著巨大的侵權危機。Netflix已經開始委托第三方公司brandshield對涉嫌侵權的店鋪進行侵權投訴。目前已經有多家店鋪被投訴,品類包括服裝、面具、玩偶等。收到投訴的亞馬遜賣家,被勒令下架或停售魷魚游戲的相關產品。
還想要繼續進場的賣家無疑是冒著頂風作案的風險,一旦被版權方追責,嚴重的不僅將面臨封店,有可能還將要對侵權行為所產生的盈利進行賠償。
售賣《魷魚游戲》周邊的賣家像是將自己置身在這場風險極高的《魷魚游戲》之中,隨時都可能有“性命之憂。”在此,建議賣家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預警。
中國賣家的知識產權困境
其實,對于早期做跨境電商的中國賣家而言,大都是倒買倒賣,在國內采購價格低廉的小商品通過網絡平臺銷往世界各地。中小型賣家的知識產權意識十分薄弱,許多中國賣家對于歐美的知識產權法律并不了解,而歐美不僅是跨境電商最主要的銷售市場,還是知識產權法律最為嚴格的地方。
從早期的“指尖猴子”再到今天的“魷魚游戲”周邊,都在時刻提醒著跨境賣家知識產權的的重要性。
知識產權已經從一種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形資產。隨著平臺政策的收緊,對于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要素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初期選品時,上架前就要對產品進行知識產權侵風險評估,不要盲目跟賣爆款,熱賣產品往往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和所有權歸屬,盲目跟賣恐有侵權危險。同時賣家要建立預警機制,定期發布專利預警信息和應采取的措施、對策并及時反饋。
跨境電商作為時下炙手可熱的黃金賽道,據數據統計,跨境電商整體銷售規模成增長趨勢,在2023年,整體銷售規模有望增長到90000億元。這對于每一個跨境從業者而言,都是一個前景十分廣闊的市場。在機遇之下,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挑戰。
未來的競爭將是產品與品牌的競爭
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跨境電商行業已經逐漸從一開始的商品出海逐漸轉變為品牌出海。建立屬于自己的品牌,擴大自身的品牌影響力才是決定賣家在跨境這條路上走多遠的關鍵。
凱鳴知識產權在雨果的采訪中說到:“未來的競爭將是產品與品牌的競爭。這要求賣家要做好品牌的知識產權布局,必須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以全球化的目光進行知識產權布局。
做好知識產權風險排查工作,對自身的知識產權提前做好保護。未來是屬于自有品牌、經營規范的賣家,未來的競爭將是產品與品牌的競爭。賣家要遵循各平臺的知識產權規則,結合自身產品合規化、精細化運營,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切勿觸碰侵權雷區。”
整體的品牌打造是一個精細化的過程,跨境電商正在從貿易時代轉變為品牌時代。這需要賣家樹立整體的品牌意識,從占領用戶“錢包”到占領用戶“心智。”
早先進入的品牌有一大部分強營銷+低價策略先入為主,用短平快的廣告營銷鎖定用戶畫像,后進入海外市場的品牌打出差異化就成為了搶占市場的關鍵。知識產權則是在價格戰下企業獲得商品溢價的最佳手段之一。基于此,樹立知識產權意識是當下跨境電商們急需補充的一課。
(來源:雨果營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