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Xie:永遠不要等政策
1、很多人覺得海淘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跨境買東西的時候感覺沒有質量保證,甚至沒有服務,這是很多人不敢去嘗試的一個重要原因。大衛點評:曾碧波多場合自證不做“海淘”,做的是“跨境電商”。強調證明在乎,背后的微妙心態,你可知?行業先行者已經不甘于用海淘這樣的自發形態來定義自身的事業,而是希望跨境電商進口浮出水面,和天貓,京東一樣,成為一個政策許可的平臺,形成一系列公允的運營方式。從業者,能夠擺脫自發多頭難管控情形和政策顧慮,回到電商本質: 正品、價格、便捷的物流、方便的結算、良好的售后。其實,很多消費者都在嘗試,膽子比賣家肥多了,趕緊琢磨怎么提升服務,滿足需求吧!
2、國內消費者對國外產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比如母嬰、電子類,因為這些東西對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買,所以會選擇淘寶、代購這些需要加服務費的渠道。大衛點評:網絡調查顯示,海外購物前三大原因占比,價格(當然是品牌產品的國內外價差)39%、品質(尤其以食品安全,更重視的是兒童安全,派生出母嬰類目需求)33%、稀缺(國人荷包鼓了,真正的消費升級需求)30%。
3、海淘用戶在一二線城市比較集中,很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甚至不知道清關是什么東西,海淘人群非常少,而且高端人群才懂得轉運。所以,這個行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可以向三四線城市擴展。大衛點評:謝總想得遠,剛啟航就已經念念不忘三四線城市。不過,好的商業模式就是不斷的用產品和服務來“填補”“價值洼地”。新創業的未嘗不可直奔最洼處。
4、通過轉運公司走貨的傳統海淘不能提供售后服務,東西壞了,消費者只能默默忍受,買電子產品甚至連電壓不對都不會告訴你。所以,新型的海淘模式應該從這些方面去解決用戶需求,這也是未來創業者該去思考的東西。大衛點評:滿足需求,解決問題,永遠是商業本源。“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古有明訓,不然,等政策進一步落地,市場成熟,可就沒有拿錢的機會了。
5、海淘行業有三個問題:一是圈子太小,二是政策不夠明朗,三是信任感的缺失。大衛點評:一是謝總要多出來逛逛;二是基本56號文已經給了一個身份了;三這個問題,創業者應該兩眼放光,啊?行業還沒成熟,機會;連電商的魂魄“信任”都還沒解決,大大的機會。
6、現在很多國內電商也都在做海淘了,但為什么還是沒有很好的信任感呢?是因為國內電商沒有把它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做海淘必須解決用戶信任感的問題,從信任感的角度讓它變得更有意義。大衛點評:進口兩要素,一是貨源來路穩定(好貨的授權有都難拿);二是合規能力。來路正,過程清爽,其他加上服務,信任就累積了。
7、海淘可能會涉及到政策封口的問題,但是不用擔心,政策永遠是創業者推動的,如果創業者不去推動這個事情,政策永遠不會改變。大衛點評:這句話,點個贊。然后,我想,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海淘平臺,類海淘平臺在活躍著,中國不至于全封口,但是監管落實是遲早的事情。
8、創業者的機會就是讓海外的東西進入中國后更符合消費者習慣,用戶、營銷、平臺搭建、供應鏈等等,中間任何環節都需要有創業者來平衡和推進。大衛點評:正點,回顧以上點評。
9、怎么抓供應鏈呢?原來的供應鏈都是亞馬遜等電商公司,這些電商公司不會給你開放大規模的采購。你需要規模化,就必須變成上千上萬的概念,所以供應鏈不能是電商公司,它有可能會反過來咬你一口。大衛點評:兩個突破口,一,做實C2C,海淘平臺定準服務不延伸;二,突破服務,上頭吸引品牌商直接入駐,成真正電商平臺。二者皆有市場,前易后難。老這樣搶別人電商公司資源,咬你也正常,君不見,亞馬遜已經在自貿區嘗試直郵。
10、創業永遠不要等政策,因為等政策的話可能就錯失了很大的機會。大衛點評:此話沒錯,創業是需要拓荒找路的精神,包括面對模糊的政策。但是,政策不管如何落地,必將圍繞著實務,既推動,又監管。作為創業賣家,做該做的服務體驗提升;該交的稅交,實在不行,剝離給專業依賴游走政策生存的其他第三方。人間正道是滄桑!哥做的是電商,不是海淘!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