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迅速發展,涌現出一些新的電商平臺,包括線上網絡平臺Clozette、Qoo10和訂購服務網站Vanity Trove等。新加坡電商目前出現了三個趨勢:一是移動電商迅速發展;二是生鮮電商風頭正勁;三是線上零售商線下開店蔚藍成風。
如今,梅西百貨等外國公司正通過其線上平臺不斷向新加坡市場滲透,然而,新加坡的主要連鎖零售商如羅賓森等依然在電商道路上徘徊不前。
雨果網從新加坡《海峽時報》8月20日的報道中了解到:林利昂是一個IT公司的程序員,在2012年離開公司干起了網絡零售生意。他在新加坡網絡零售平臺Qoo10注冊了一個名為Since VT Fashion的網店,專售各類時裝。
林先生的網店每個月銷售額以30%的速度迅猛增長。在一年之后,其店內每月銷售額突破了6位數。
如今在Qoo10上的注冊賣家已經達到了68000個,其大部分人是像林先生這樣的小零售商。通過這一平臺,這些小零售商得以接觸更多顧客,同時借此提升產品品牌形象。
Qoo10只是席卷全球的電商浪潮的一分子而已。市場營銷雜志E-Marketer發布的報告稱,今年網絡零售總額突破了1.5萬億美元。咨詢公司Forrester表示,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在2018年將翻一番,從去年的3980億美元增長至8540億美元。
新加坡電子商務并沒有落后于人。支付公司PayPal表示,新加坡在線零售總額將從2010年的11億美元增加到明年的44億美元。 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之所以如此迅速發展,跟一些新電商平臺的誕生是分不開的,這些電商平臺跟早期的電商先驅亞馬遜和eBay等有所不同。
這些電商平臺包括線上零售網站Clozette和訂購服務網站Vanity Trove。Vanity Trove主營化妝品電商,每個月固定收費,定期向消費者寄送一盒化妝品,其模式有點類似于北美的“定制盒子”電商。
網絡零售平臺Redmart的聯合創始人稱,電商市場差異化日益明顯,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商企業正在崛起,不斷完善新加坡電子商務的生態圈。
業內人士稱,新加坡電子商務市場目前出現了三個趨勢。
第一個是移動電商。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意味著將有更多人用手機上網,因此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應當制定自己的移動電商的戰略,否則將會落后于人。
PayPal公司去年的報告顯示,新加坡移動電商從2010年的4300萬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3.28億美元。在整個亞太地區,移動電商市場總額將達6.81億美元。
團購電商平臺Groupon首席執行官Ralf Wenzel最近在新加坡逗留。他指出,新加坡每個人平均擁有1.5部智能手機。“到2019年,全球一半的人將人手一部手機,這個趨勢不可避免將影響電子商務。”如今,即便在較不發達的國家里,買手機的人比買電腦和電視的人更多。
第二電商趨勢是在線銷售生鮮食品,包括肉、奶制品、蔬菜等。從傳統上來說,要搞生鮮電商是很困難的,因為不同的食品有著不同的儲備要求,溫度控制也不一樣。
即便面臨多種困難,Redmart依然迎難而上,目前正在對食品保鮮方法進行試驗,有望在年底之前將推出生鮮電商。Redmart平臺投資人Eduardo Saverin表示,雖然新加坡一些主要的連鎖超市也搞起了生鮮電商,但是它們的規模有限,并沒有在這個領域投入太多。
第三個趨勢是線上零售商正在發展其線下業務。時裝在線零售商MDS Collections如今開張了10家實體店,這些店大部分位于新加坡,一部分位于印度尼西亞。據了解,MDS Collections是從一個博客商店起家的,后來乘著電商東風不斷壯大。
其創始人Georgiana Yeo看到,經營實體店是一個擴大受眾面積的好方式。隨后她在商場人流量大、視野較好的地方開了不少實體店。與此同時,MDS Collections還與迪拜、柬埔寨、緬甸和馬來西亞的經銷商磋商特許經營的問題。
在電子商務浪潮席卷而至之際,新加坡主要的連鎖零售商如羅賓森、Tangs和 Challenger等也開始行動起來。
不過,一些業內專家表示,新加坡很多大型零售商擔心如果大力開張網絡零售業務之后,將造成線上、線下和業務同類相食的情況。然而,美國的梅西百貨、“維多利亞的秘密”等品牌正通過它們的網絡零售渠道將貨物賣給新加坡消費者。
新加坡連鎖零售公司Challenger的電商部門CEO Ben Tan表示,在過去15年中,公司曾兩次嘗試做電商業務,然而雙雙均告失敗。不過在去年12月,Challenger再次斥巨資啟動其新的電商平臺,將主要為其50個會員顧客服務。“這些會員的采購行為將輻射到200萬人,因為他們不僅為自己買東西,同時也為家人、愛人、朋友購物。通過電商渠道,我們將跟他們更好地互動,為他們提供更多商品。”他說。(編譯/雨果網 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