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賣家零距離的嘉賓“Arsen”是一位Shopee店群玩家,來自廈門。Arsen早在2012年就入局電商行業,從國內電商開始把玩,這一舉動也是讓Arsen喝到了行業第一口湯。
對國內電商來說,2012年,是電商的轉折年,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那時國內大部分中小電商和大電商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某種程度上各家差距不大,而且很多商家沒有形成自己的行業壁壘。
也正是因此,Arsen在國內電商,在淘寶平臺做C店,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店鋪缺乏核心競爭力,兩年后,Arsen便開始轉型東南亞電商。
(以下內容分享,均由"Arsen"以第一人稱敘述。)
1.電商矛盾之路
- 電商的矛與盾
大家好,我是"Arsen",來自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亞跨境電商店群從業者(經常被大佬拍磚Diss的弱勢電商低端玩家,此處笑哭臉),為何只是店群從業者,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我來說說我心中的電商的“矛”與“盾”,其實這里的核心思想很簡單,就是做電商,一定要有自己“核心武器”和“堅硬防守”。武器即矛,防守即盾。
我聽過太多雞湯,電商圈確實大佬大賣云集,但是如果放眼整個電商從業者比例來說,這類群體畢竟是少數,金字塔頂部以下的賣家,基本都是處于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
所以,未來的電商路很長,我也僅是一個店群“從業者”,還在自己的電商“矛盾之路”上踐行。
- 入局店群之路
2012年,我開始入局電商行業,也算半路出家,趕上電商和產品紅利期,當時兩臺電腦一個淘寶小C店,單品也做到過Top1,年營業額也能有個幾百萬,以為人生從此來到了巔峰。
奈何畢竟吃的是產品紅利,產品單一加上運營基礎不穩,兩年之后基本就到頭了,不過,那段時間,互聯網和電商從業經驗的積累,告訴我,這是值得繼續深入探索的道路。
玩淘寶精品C店,算是個體經營,就兩三桿槍,從運營的拍照、作圖、做鏈接到售后的客服、打包、發貨,基本都是自己參與來完成,時間長了,就覺得繁瑣無味了。
在淘寶紅利期過后,我就在了解有沒有簡單一些的互聯網玩法可以去操作嘗試,店群、群控、裂變、截流,這些專業字眼這時候就出現了。
慢慢的,經過研究,后來我發現原來電商還可以這么去玩,滿滿的黑科技味道。不久,經朋友介紹,我就開始玩起了拼多多店群,一套軟件猛如虎操作一波后,居然效果還不錯,就這樣也跌跌撞撞運營了半年。
可當平臺開始用政策去壓低操作天花板的時候,拼多多店群玩不動了,我開始進行復盤和反思,簡易扁平化的操作玩法究竟能不能走得通?
2.東南亞之店群
- 繼續店群之路
沒有做過實體行業所以不便評論,就電商行業的個人理解,要想玩的好、玩的大,不外乎要具備三個條件:資金、供應鏈以及運營團隊,那如果再加上“跨境”二字,還要增加兩個條件:物流及海外資源。
但是,不難發現,以上條件,電商從業者里,十有八九的人甚至一個條件都達不到,那么該怎么辦?
從平臺的角度出發,我個人的看法則認為,店群本該是一個更敏銳的玩法,因為只有新興的市場或平臺才會被同行的探索者發掘,他們也會成為這個平臺或者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中的鮮美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這好比是一個未被開發的魚塘,用一個魚鉤跟用一張網去捕魚,效果截然不同,換個角度說,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非等閑之輩。
當“店群”的“群”字作為主關鍵因素的時候,衍生出來的批量拿店、群控軟件、物流、收款等配套資源就是一個很難逾越的高峰。
并且,當時所在的平臺環境是需要有更多的產品去匹配平臺流量,所以,原始做店群的那些人,是領路人,是值得被肯定和尊重的。
- 轉東南亞店群
那為什么是東南亞?我沒有做細致的數據調研,但是,依據過往自己國內電商從業經驗加圈內朋友的分享,諸如亞馬遜等老牌平臺的運營告訴我:國內和歐美的市場太難了,基本任何細分類目都已經有安營扎寨的大賣蹲守,要想去撬動那塊蛋糕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有人或許會說:如果是這么分析,像非洲那些地區不是就藍海的飛起?我認為這句話沒有毛病,但是,做電商,你得有當地的平臺支撐,有了當地的平臺,還要有基礎設施能跟上...
店群模式需要廣鋪,但我想問,在非洲平臺做店群,哪里拿那么多店?用什么軟件去鋪?物流怎么走?回款怎么收?其實我相信現在就有一些人在做這事情,但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些電商人。
目前論電商資源配套,大區域做一個劃分的話,國內、歐美以及東南亞,算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前兩者太紅海了,新手入局會被無情碾壓。
若放眼全球,單從藍紅海去劃分,電商處女地也似乎還有很多。東南亞,就是介于中間,有著成熟的配套資源,同時又有不俗的市場張力,所以我選擇了東南亞電商店群的項目。
3.店群運作模式
- 流量來源
我們做鋪貨的,平臺活動跟廣告這塊的流量,我們是吃不到了,我們主要做搜索流量,那其實做搜索就是做關鍵詞,所以我對員工是有關鍵詞的要求的,同時要讓他們保證每天多少店鋪上滿多少貨。
其次,做店群還是比較吃資源,換句話來講店鋪要有一手資源,整體來看的話,店群相較做精品比較簡單。因為精品店要考慮怎么選品,如何運營,還要考慮產品權重,如何讓更多的人看見,被跟賣如何處理等等問題。
- 產品標題
店群起標題,不同于精品店,我們每個關鍵詞底下,盡可能都要鋪一點商品上去,但不是說越多越好,因為我們現在是用ERP翻譯的,像我們國內拼多多很多新鏈接都是從長尾詞開始寫的。
說實話,我們用ERP翻譯,可能就只有一個主關鍵詞能翻譯出來,那也就是說你今天上的這1000條鏈接,實際上就是只有一個主關鍵詞而已。
- 店鋪數據
上圖是最近一天店鋪的訂單情況,東南亞的電商店群項目,我玩了有三四年了,在之前的,一些圈內和線上的分享會中我有提起過,我選擇這個玩法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剛入局的時候,無資金、團隊以及供應鏈,到處都是鐮刀霍霍,加上之前有嘗過店群玩法的甜頭,后面就選擇了這個玩法,因為其投資門檻可高可低,門檻也不大,風險也比較小。
但是弊端和不足也是非常明顯,近一年平臺也開始各種政策性的打壓,明顯現在新店很難起來,并且,未來空間也越來越小,唯一能說的就是入局早,而相較于新手,更多的算是資源優勢去順勢維持。
4.歷程思考展望
- 思考感悟
電商對前沿的資源、運作,有著極致的要求,且玩法在不斷動態更新,這真的非常考驗從業者,對運營技巧的捕捉及對不斷更新信息的適應能力。
現狀是,99%的新手沒有這些技能,唯有低頭瞎摸,抬頭滿眼期待又找不到可以真心指引自己的人。不是漫天飛舞的培訓機構鐮刀霍霍,就是擠破頭去拜訪所謂業界大佬,換來對方的漫天大餅或支支吾吾。
所以,新手在這個行業,經常是失望甚至滿身傷痕而歸,這或許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導致的人情冷漠,一方面是客觀存在不可改變的事情,一方面也是從業者難以愈合的傷疤,但是,也總是會有人脫穎而出的。
偶然間,我遇到東南亞知識局,說實話論實力,規規矩矩,但是有一點是難得的,這里沒有鐮刀霍霍,一是一二是二,沒有過分去庇佑賣家,也不會有意偏袒韭菜商,這就挺好,至少環境相對純粹。
接觸久了,感覺知識局這群人是用心在做一件事,老話說“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都不會太差”,也希望知識局可以給更多新手賣家提供更多的公平環境,天總不會一直下雨,乘風破浪會有時,都會慢慢變好的。
- 未來展望
東南亞電商在未來5-10年,肯定還是會繼續增量的往上走,我會堅定繼續做下去,店群用作敲門磚,精品后程再跟上。但是正如標題,我希望自己是可以帶著“矛”和“盾”繼續走下去,強化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整體分享,沒有細節的運營干貨,非要講個優點,就是希望可以給看到內容的朋友們一些啟發,這個市場是很好的,就看怎么做。大家可以去認真評估自己的優劣勢,根據自己的情況因地制宜。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是一個做店群的選手,也期待各位行業大佬的指導,新入局的朋友如果有疑問,有機會的話,可以一起溝通交流,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祝大家商祺。
(來源:shopee知識局)
(來源:Shopee知識局)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獨家授權供稿,轉載需經雨果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