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嬰兒們成為科技公司的目標用戶。為了滿足這些尊貴小客人們的需求,各類細致、體貼的智能電子產品不斷涌現,比如某款嬰兒汽車座椅在遭受撞擊時可以像蠶繭一樣將嬰兒包裹起來,使其不受傷害;某款智能襪穿在嬰兒的腳上,可以測知嬰兒的心率、皮膚表面溫度等。
開發這些產品的公司大部分是初創型公司。為了籌措更多的資金生產產品,這些公司在知名的眾籌網Kickstarter、Indiegogo等籌措資金,受到了許多網民的支持。
雨果網從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的報道了解到:嬰兒們雖然沒有自己的電子郵箱賬戶,也不可能獨立上網購物,但是如今他們已經成為科技公司重要的目標客戶群。
美國Owlet Care公司最近開發出了一款名為Owlet智能襪(Owlet Smart Sock)的小設備。該智能襪可以穿在嬰兒的腳上,同時收集相關身體數據并傳送到手機APP里。該設備可以檢測嬰兒的心率、吸氧量、睡眠類型、皮膚溫度等。
Owlet Care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科爾文說:“所有父母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寶貝躺在床上時的樣子,此外也很關注嬰兒的呼吸狀況。我們開發出這款產品旨在幫助父母保護嬰兒的安全?!?
與此同時,波士頓公司通過玩具反斗城(Toys R Us)的網站出售一款新型的嬰兒電子設備。該款名為Mimo Baby Monitor的嬰兒監測器也可以穿在嬰兒的身上,也能獲得類似Owlet智能襪一樣的數據,這些數據將通過藍牙或者WiFi發送到父母的智能手機里。其售價大約為199美元。
Mumsnet親子網站的管理人員Katie O'Donovan稱:“對于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來說,他們對嬰兒的安全很是擔心,因此這批人是嬰兒電子設備生產商的主要客戶群?!?
嬰兒電子產品領域為何吸引了那么多生產商?其實答案很簡單。研究公司Mintel的數據顯示,“嬰兒耐用品”單單在美國的市場總額將在2018年增長到29億美元。
如今市場上的嬰兒智能電子設備層出不窮,以下羅列幾個:
Carkoon:一款嬰兒汽車座椅。當遇到撞擊時,該座椅可以像蠶繭一樣將嬰兒包圍起來。
Sleevely SmartSleeve:一個智能奶瓶托架,可以將嬰兒喂養數據傳輸到智能手機上。
Origami Stroller:這是一款智能嬰兒車,配有速度和溫度控制的液晶顯示屏。只要一按按鈕,就可以立起或者收縮。
對于這些新穎的嬰兒電子設備,人們持著不同的意見,可謂見仁見智。兒科醫師Rahul Chodhari說:“作為兒科醫生,我們非常珍視這些技術的發展。不過,我們擔心第一次做父母的人可能忽視了自己照看孩子的天生本能,轉而依賴沒有經過醫學實驗測定的機器來判斷嬰兒的情況?!?
不過,Rahul Chodhari醫生和另外一個醫生Laurent對嬰兒汽車座椅技術的改進深表贊賞。比如上文說到的智能嬰兒座椅Carkoon,當遇到撞擊時,該座椅可以像蠶繭一樣將嬰兒包圍起來。這款汽車座椅的售價為499歐元,Laurent醫生稱該汽車座椅的功能非常美妙,但是售價大高了。不過,她對另外一款汽車座椅不太“感冒”。這款名為True Fit iAlert的座椅售價為400歐元,當嬰兒扭動身體、座位上的皮帶松開時,座椅會向手機發送警告信號。Laurent醫生稱:“這類座椅的功能沒有多大必要,甚至還可能增加人們的憂慮感?!?
知名眾籌網站Kickstarter近日放寬了其籌款項目標準,使嬰兒電子設備公司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Kickstarter為很多新項目籌集資金,同時也吸引了公眾關注新產品和新項目。不過,此前該網站禁止某些嬰兒電子產品項目在其平臺上籌款,它禁止“醫學、健康和安全類的產品”進行眾籌。
這一規定導致上文所說的Owlet智能襪被拒。不過,一款名為Baby Soothe的嬰兒按摩設備卻得以成功地在Kickstarter上籌款。
如今,Kickstarter修改了眾籌規則,所有的嬰兒電子設備只要不宣稱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都可以登上平臺進行籌款。另外一個眾籌網站Indiegogo似乎走得更遠,已經幫助數個嬰兒電子設備項目籌到了足夠的啟動資金。
父母們對各類嬰兒智能電子設備抱著復雜的看法。有些人對新技術產品持歡迎的態度,有些人則認為很多功能沒有必要,而且價格太高。不過總體來說,這類電子產品的市場前景被業內看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市場認可度將會越來越高。 (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