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韓國進口牛肉、豬肉以及水產品價格紛紛上漲。經營10多家進口美國牛肉專賣餐廳的chamtowoo公司代表李允根(音)8日表示:“不得不考慮提高菜價,可必然會減少客源,所以在擔心。”
雨果網從韓國《朝鮮日報》6月9日的報道中獲悉,據韓國農水產物流通公社透露,本月5日澳洲產冷藏排骨(100克)的零售價格為2423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環比(2242韓元)上漲8%左右,同比(1777韓元)上漲四成左右。美國產冷凍排骨和冷藏烤肉也同比分別上漲18%和23%。
韓國進口牛肉價格激增的背景與被譽為“牛肉黑洞”的中國有關。過去,中國人主要購買價格相對低廉的豬肉或雞肉,但隨著收入的增加,牛肉購買量猛增。中國人均牛肉消耗量由2000年的0.52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1.02公斤。2012年中國牛肉進口量為9.9萬噸,去年則高達40萬噸,驟增4倍,今年有望突破50萬噸。而中國大量進口的牛肉部位又是在韓國最受歡迎的排骨部位。
另外,美國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區遭受旱情影響,肉牛生產量降到6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助長國際牛肉價格上漲趨勢。
就進口豬肉來說,中等級別的冷藏五花肉(100克)售價(2008韓元)同比(1587韓元)上漲26%以上。其原因在于,美國爆發的生豬流行性腹瀉(PED)擴散到30多個州,導致10%的飼養豬死亡,使得豬肉供應大幅減少。再加上來訪韓國的游客增加,豬肉價格還將會繼續攀升。
除了豬、牛肉外,進口水產品價格也紛紛上漲。樂天瑪特去年6月出售的進口青花魚500克價格為1500韓元,最近則漲到3300韓元(400克左右),進口帶魚的價格也從6900韓元(1條,特大)上漲到8900韓元,漲幅達30%左右。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