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近日舉行了大選,前軍方領導人塞西不出預料地當選為埃及總統。塞西當選后將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支持率低下、政經改革受阻、能源補貼削減障礙、穆兄會的反抗等等。
塞西的當選不會根本性地解決埃及的現有問題,表面平穩的局面下依然埋藏著動蕩的種子,其經濟格局也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外資企業和出口企業在操作對埃業務時仍應謹慎。
雨果網從路透社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埃及當地時間28號晚,前軍方領導人塞西得到93.3%的選票,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為埃及總統。他的對手薩巴希獲得3.7%的選票,而另外一些選票則被宣告無效。
這次大選的投票率只有約44%,遠低于塞西所呼吁的八成。很多民眾在投票日呆在家里而不愿意去投票,他們中的有些人對政治毫無熱情,也有些人反對塞西作為另一個軍方人士再次成為總統,也有人對軍方鎮壓自由主義青年的行為感到不滿,同時對抵制伊斯蘭主義的行為感到厭惡。
25歲的穆罕默德?易卜拉欣沒有參加此次的選舉。他說:“這場選舉完全是一場表演,投票率其實很低,但是媒體卻為了塞西一個人的利益而向民眾撒謊。”塞西的競爭對手薩巴希承認敗選,但是他認為官方披露的投票率過高。“這是對埃及民眾智慧的侮辱。”他說。
經濟改革將受阻
低出預期的投票率不禁使人質疑塞西支持者對其褒揚式的宣傳。塞西支持者將他描繪為一個國家英雄,將為埃及帶來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
然而,自從塞西在選舉前發表了一系列的電視演說以來,許多埃及人感到塞西并沒有給出解決埃及現有問題的清晰政策,他只是含糊其辭地呼吁民眾努力工作、保持耐心。
埃及經濟現在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深受嚴重腐敗、高失業率、以及因能源補貼而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困擾。據了解,埃及實施能源財政補貼政策,下一財年的補貼額將高達190億美元。塞西最大的挑戰在于解決這個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能源補貼問題,該補貼耗掉了國家財政的大量資金。商人們曾敦促塞西提高能源價格,哪怕這會再次激起示威以及使經濟出現萎縮也在所不惜。業內人士稱,塞西在近期內不會沒有勇氣做出這一決定,但是這一行動又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人士稱,總體說來,低投票率將使塞西實施嚴格的經濟改革時遭遇更多困難,而經濟改革是國際機構和國際投資者所希望的。投資者希望塞西終結能源補貼政策,構建清晰的稅收體制,對匯率實施引導和管控。
然而,埃及工商聯合會主席默罕默德?賽維第稱:“工商界對選舉結果很滿意。我們需要真正意義的改革以及發展機會,而塞西是一個有勇氣改革的人。”
塞西如今受到了軍方以及內政部的支持,同時也得到了穆巴拉克時期得勢商人的支持,這些商人現在依然很有影響力。
然而,一些批評者認為塞西將成為另一個獨裁者,將保護軍方的利益,并碾碎民眾對民主的希望,同時將擾亂國家的經濟。
依賴海灣富國援助
塞西還得到了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曾將穆爾西的穆兄會視為一個巨大的威脅。沙特阿拉伯議員默罕默德?祖拉法表示:“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可以攜起手來共同面對內外威脅,內部威脅包括穆斯林兄弟會,而外部威脅則是伊朗及其支持者。” 阿聯酋、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為了維持埃及的經濟,向埃及提供了約兩百億美元、約合1234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援助。
在“阿拉伯之春革命”之后,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在沙特阿拉伯內部發展自己的支持力量,沙特擔心穆斯林兄弟會的伊斯蘭遜尼派教義將威脅沙特世代相傳的王朝統治,因此不惜一切手段遏制穆兄會,而向其對手塞西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如今,沙特阿拉伯已經將穆斯林兄弟會定性為恐怖組織。
由于埃及持續動亂,游客和投資者避之而唯恐不及,埃及經濟受到了影響。為此,沙特阿拉伯承諾提供更多經濟援助,以幫助塞西擺脫經濟困境。美國是埃及的盟友,目前尚未對塞西成功當選為總統做出任何評價。
分析人士稱,在塞西當選的初期,埃及將不得不依賴海灣石油富國的經濟援助。這些援助的資金將大部分用于支付國家公務員工資、解決能源危機、購買外匯以進口足夠的糧食。不過,從長期來看,埃及經濟發展之后,將盡量避免對外部資源的依賴。
中國出口企業仍需謹慎
塞西的當選不會根本性解決埃及的現有問題,甚至可能還將帶回穆巴拉克式的專制統治。與此同時,穆斯林兄弟會被宣布為非法組織,他們失去了合法抗爭的渠道,只能通過非法的暴力手段進行抗爭,大量的暴力襲擊將奪去許多埃及民眾的生命。因此,埃及表面平穩的現狀下依然埋藏著動蕩的種子。
經歷3年的社會動蕩,埃及的經濟瀕臨衰退,目前埃及財政支持占GDP之比為14%,公共債務占GDP之比則為100%。與此同時,埃及人民的生活質量也急劇惡化,目前埃及四分之一的人口還生活在日收入2美元的饑餓水平線之下。而適齡勞動力人口70%的失業率,和高學歷人口80%的失業率也在為埃及的社會動蕩埋下隱患。
在這一背景下,埃及依然不是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外資企業依然將面臨各種風險。目前,海信、奇瑞等中國知名企業通過在埃及合資、合作設廠,中興、華為、中港等公司在埃及承攬大額承包工程合同。
埃及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近年來呈現增長態勢。埃及主要從中國進口汽車以及零部件、紡織品、電纜,以及轉換器、基站、Wi-fi等通訊設備。埃及通訊市場是中東及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在2005年實施放松管制措施后,埃及電信市場一直發展較快,給我國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提供了機會;埃及實行工業化強國戰略,中國出口較多的通訊、汽車、機械等機電產品均是埃發展迅速的產業;在紡織品方面,中國對埃及出口以棉紗、輔料等半成品為主,是埃及成衣生產的重要原料。
塞西當選總統后,面臨重重問題,埃及經濟不會立即出現生機勃發的局面,其市場需求結構也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原來的狀態。同時,表面穩定的政局存在不安定的動蕩種子,因此中國在埃及投資設廠的企業以及向埃及出口商品的企業應當認識到這一問題,在對埃貿易往來時多一個心眼,未雨綢繆,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