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25 09:05
電機及重機生產企業紛紛加大從海外采購部件、原材料。在日元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各企業紛紛通過從亞洲、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集中采購較為便宜的部件、原材料,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規避匯率風險,松下于今年4月將日本國內的部件、原材料采購本部以及物流本部移至新加坡。計劃將海外部件采購比例提高到60%,進而削減600億日元的成本。
東芝也急劇擴大從國外進口原材料等,計劃將海外采購比例提高到70%。
日立制作所一直都是從集團內部采購原材料,但目前計劃于2015年將海外采購比例提高到50%。通過海外采購,可以削減2千億日元的成本,從而構建可以和新興國家企業競爭的成本體系。
重機生產廠家三菱重工計劃到2014年將海外資材采購比例比2011年擴大1.5倍,增加至6000億日元,以期利用日元升值,進口較為便宜的部件從而降低成本。
新興國家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可以滿足高品質的產品要求。但是,有專家指出:如果一味地擴大海外采購比重的話,有可能造成日本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而破產企業增加的話,將加速日本國內產業空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