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世界整體經濟已現復蘇回暖的跡象,但種種數據表明泰國的出口仍然受到制約,拉動經濟增長就更加依賴于國內消費市場。出口訂單的減少,生產成本的增加,一方要求企業依靠高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需要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通過企業讓利、政府補貼的合作形式,施惠于民以達到帶動內需的目的。
雨果網從《泰國世界日報》8月14日的報道中獲悉,泰國商務部為了幫助社會民眾減輕生活負擔,聯合全國商場、超市和便利店等,推出了逾萬種特價商品,價格折扣在10%-70%,借以增溫國內消費氣氛。
泰國商業部部長然榮表示,該部將聯合國內的13個商家,于8月16日至24日舉辦萬種商品的降價促銷活動,讓利達到10%-70%。其中,中央商場推出10%至30%的優惠熱賣;羅賓遜商場打出最高70%的折扣促銷;陳和成商場全場的衣服、家庭用品、化妝品、床上用品和電器價格均下調20%至50%;THE MALL商場推出的540種特價商品,價格降幅約為10%至15%;Big C商場6900種家庭用品、日用品和電器減價30%至70%;蓮花超市2890多種食品、電器和家庭用品打出10%至50%的促銷口號;采購萬客隆的大米、食品和文具最高享受15%的降價讓利;7-11便利店全國分店在飲料、點心、食品類產品進行10%至50%的減價優惠等等。
然榮表示,除此之外,本月19-21日在商業部三樓還將舉辦泰國優質產品促銷活動。屆時,來自全國的一區一產品(OTOP)共設180個專柜展銷,估計可為經營商帶來約1000萬銖的銷售收入。
在一份有關泰國2013年第二季度的商業前景調查中顯示,受訪的大部分企業家皆認為商業前景趨向持續放緩,也就是說經營者的信心呈現降低趨勢。大部分受訪的廠商都認為整體消費仍然會走低,但是中產至高收入階層的消費者仍具有購買力,因此企業需要舉辦促銷活動以刺激消費同時維持其市場占有率。
盡管對本年第二季度抱著不大的信心,但是隨著出口的好轉,第三季度制造業將呈現出復蘇趨勢。大部分經營者預期未來3個月的國外訂單將高于目前水平,業界人士預期,下半年電子產品的國外需求將逐漸增加。泰國中央銀行調查泰國商業前景發現,經營者預期2013年第3季經營成本趨向上升,所以有計劃上調商品及服務價格,之前企業一直自行承擔成本上漲的負擔,這也是為何本次促銷活動需要官方協辦的主要原因之一。
雨果網了解到,目前泰國部分企業已與其商業合作伙伴進行談判要求調整商品價格,而另一部分廠商將加緊開發新產品,借此提高產品價格。不過,像棕櫚果和橡膠這種價格隨著國際市場變化而變化的產業,經營者只能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增加產品附加值的方法來減輕成本上漲的負擔。(編輯: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