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對中藥的需求巨大,且大部分中藥由當地的中小廠商生產,但是近期以來由于來自中國的中藥原料供不應求,導致這些廠商不得不聯合起來自己種植中藥原料——生藥。
雨果網從日經中文網5月15日的報道中獲悉,由日本的中藥廠商和批發商等組成的東京生藥協會將開始在日本國內采購作為原料的生藥。該協會將向地方政府提供栽培技術,然后由廠商購買收獲的生藥。10年后力爭要將栽培面積擴大至約100公頃,作為醫藥原料投入實用化。
報道稱,日本的生藥目前大部分從中國進口,但由于近期以來中國國內的生藥已經供不應求,導致日本生藥進口日趨困難,這對日本廠商的采購造成消極影響,該協會表示:“生藥進口價格在最近數年里已經暴漲至3-5倍”。
據報道,東京生藥協會將匯總約10家加盟廠商的需求,然后推動日本的地方政府進行栽培。該協會還將提供適合栽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等數據,而地方政府將安排希望轉產的農戶和休耕地進行栽培。
報道稱,目前東京生藥協會最近已經與秋田縣的2個地方政府簽署了協議,開始甘草等栽培,將用于潤喉糖等食品的生產。生藥在經過成分檢查等步驟后,力爭在5年內作為醫藥原料得到使用。
報道稱,日本的中藥多由中小廠商生產,因此將在東京生藥協會主導下啟動產地的培育,將廠商要求詳盡傳遞到產地,以在價格、品質和產量等方面滿足實際需求。該協會認為,通過大力宣傳日本國產原料的安全性,也有助于商品品牌號召力的提高。
雨果網了解到,在日本,中藥被用來治療感冒、肩膀酸痛、過敏等癥狀,用途十分廣泛,但是80%的原料要從中國進口。日本中藥界人士表示:“如果中藥原料也像稀土那樣受到進口限制的話,日本的中藥市場將面臨原料不足和零售價格飛漲的壓力。”
中國政府為了防止中草藥非法過度采摘導致的生產地沙漠化,從2000年以后開始加強中藥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