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是公認的跨境電商元年,跨境電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躥紅,這與國家政策的倡導密切相關。2014年3月1日,《新聞聯播》頭條播報里一句“跨境電子商務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中國正在和美國一起成為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的中心”為跨境電商爆炸式的發展吹響了號角。從2013年的“國六條”到2015年5月出臺的“國八條”,政府在17個月里至少出臺了16項涉及跨境電商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的扶持政策和大力倡導,讓跨境電商成為了中國互聯網行業新的“風口”,不禁讓人感嘆:充滿中國特色的跨境電商想不火都難!
2013年8月底,“國六條”出臺,政府首次正式表明對跨境電子商務予以政策支持,并陸續在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天津八個城市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為國內電子商務平臺發展進口業務提供了契機。跨境電商城市試點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各試點城市結合自身的優勢逐步探索出了匹配自身條件的發展道路。
從政策的扶持和導向上,我們不難看出跨境電商的發展勢必需要結合各區域地方特色和產業優勢。并且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跨境電商的浪潮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國內一二線城市,而是將逐步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和發展下去。2013年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速縣域比城市高13.6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網絡消費增長率最高的前十名均來自于3~5線城市,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數據分析,縣域網絡零售對消費新增拉動作用達57%,“互聯網+縣域”成為了電商新的增長點。據中國就業促進會統計,“互聯網+縣域”帶來了直接就業962萬人,間接就業300萬人,開啟了縣域就業新方向。因此,縣域電商發展指數也成了許多地方政府新的考核KPI。
“互聯網+縣域”雖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其發展也受到兩方面的制約。一方面是電商人才的缺乏,培訓體系不完善、對人才吸引力偏弱以及人才培養周期長是主要的瓶頸。據統計,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缺口規模高達200萬人。這也同時導致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相關認識跟不上,在縣域經濟里工業化思維占主導,領導班子和企業高管對于新思維和新方向容易存在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情況。另一方面是電子商務基礎服務的匱乏,服務空缺、服務費用過高以及服務效率低下是縣域電商最常遇到的狀況,此外,縣域經濟在將優勢產業通過電商方式推向海外時還會遇到語言不通和缺乏營銷渠道的雙重障礙。因而,構建完善的縣域電商生態環境顯得尤為迫切。
在此背景下,以探尋縣域電商發展之道的2015全球跨境電商光谷論壇暨“一帶一路”峰會將于11月27日和28日在武漢隆重舉行。據了解,該峰會由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商務廳共同主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辦,網來云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屆時峰會將邀請全球10余家知名境外電商平臺高管,國內100個縣(市)負責人,100家跨境電商產業上下游企業,頂尖的電商專家和學者,以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與會。峰會將深刻探討縣域經濟在“帶路”規劃下發展跨境電商的新趨勢、新模式、新格局。
據了解,本次峰會的執行單位網來云商是基于移動互聯、大數據和多語信息處理技術,創立的一家跨境電商平臺公司,其率先推出了跨境電商新模式——跨境云。“跨境云”鏈接全球各地知名電商平臺和營銷渠道,通過強大語言信息轉化能力,同時整合物流、倉儲和支付等跨境鏈條資源,形成無障礙通達全球各個目標市場的跨境貿易網絡。使中國中小企業尤可以用中文實現全球目標市場的無障礙本地化營銷和服務,如同做內貿一樣做跨境貿易。
【小貼士】光谷峰會更多精彩、獲取邀請函,戳:http://x.eqxiu.com/s/uPgtmNzF?eqrcode=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