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人對食品安全的監控力度是世界出了名的,因此,世界各國消費者對于德國食品基本都十分信賴。
德國食品安全體系到底有多嚴苛?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例子中體驗一下。
某位在德國留學的留學生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在德國,如果你到超市買雞蛋,一定會發現每一個雞蛋都有自己的身份證編碼,這個編碼記錄了雞蛋從產地到運輸到上架的各個環節的責任人,一旦發現哪個雞蛋有問題,質監部門就可以沿著代碼上的數字逐層追究,直到查找到最終的禍源。
從源頭上進行監督,是食品從誕生到賣到消費者手中最全面的質量保障,因為沒有哪個廠家可以存在僥幸心理,每一顆被經手的雞蛋,都打上了你的烙印。
這一方法在德國食品安全體系中被稱為可追溯原則,生產商不僅必須記錄各種食品的去向,而且還必須證明產品的原料來源。這樣,在萬一發生產品污染的情況下,能夠很快地找到原因。可追溯原則適用于所有的食品生產商。
另一個著名的事例是,在德國超市中,有人購買奶粉,但因為某些原因付款未成功,交易沒有完成,店員能做的只有將奶粉銷毀,因為德國人認為,一旦從貨架上取下貨物,中間任何環節都可能對奶粉的安全性造成威脅,所以必須銷毀。
對于未知的風險,德國人更傾向于寧信其有,對于德國人來說,商品價值是比不上人體的健康的。這個在其安全體系中被稱為預防原則,德國政府一直認為“防重于治”,這是因為風險始終是不能得以徹底澄清的。
在德國,如果一個人吃壞了肚子,并懷疑是食物的問題,可以隨時撥打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食品與農業部設立的24小時免費投訴電話。“食品警察”會馬上登門采樣,并及時送到權威機構進行檢測,并在第一時間把結果告知舉報者。如果真是食物的問題,相關部門就會立即處理。一旦某食品問題嚴重,相關部門會通知媒體,對民眾進行告誡,在一旦發生問題食品丑聞,各種媒體都會緊盯不放,競相披露事件的來龍去脈和調查進展情況,既使得消費者由此得到更加詳細和透明的信息,也客觀上對政府起到監督和促進作用。
聯邦食品、農業和消費者保護部是德國食品安全的控制中心。國內各條戰線的工作在這里匯合,如官方的監督報告、科學的評估報告、聯邦議會辯論記錄、歐盟層次的聽證和討論記錄、經濟界和協會社團的信息,當然也包括新聞發布。德國的16個州均設有州食品、農業和消費者保護部,416個行政區均設有食品和獸醫監督局,負責對本轄區企業的產品和質量管理進行抽樣檢查。各州部協調州層次的監督工作,并與聯邦部密切合作。歐盟食品和獸醫局(FVO)負責檢查成員國的監督體系,這樣最終形成一張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網絡。
因此在德國,你無需為食品安全問題擔憂,一旦出現問題,你能夠以最便捷的方式尋找到一切可以維護自己權益的正當方法。
正因為德國食品安全體系是出了名的嚴苛,食品安全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德國食品在全世界都是十分暢銷的。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有什么比吃到放心的食品更重要呢?
消費者喜歡,自然也就有商機。身為進口電商賣家方的你,難道不想抓住機會尋找適合自己的德國食品貨源?點擊下面鏈接,參與到雨果網德國尋寶活動吧!
報名鏈接:http://www.shchhyl.cn/theme/xunbaozhi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