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印度的電子商務市場最近幾年才剛起步,但卻攫取全球投資人的目光。近幾個月,印度至少有六個主要的購物網站宣布大規模的募資交易,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就是其中之一。
雨果網從《聯合新聞網》7月30日的報道中獲悉,由兩位亞馬遜前主管創立的印度最大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已籌得10億美元資金,有助擴大營運、迎戰踩入自家地盤的亞馬遜等競爭對手。亞馬遜隨即宣布投資20億美元在印度擴張,使這個快速成長的亞洲電商市場戰況升溫。
Flipkart被稱為“印度的亞馬遜”,創辦人薩欽?班薩爾(Sachin Bansal)與賓尼?班薩爾(Binny Bansal)曾任亞馬遜主管,后來返回印度,2007年創立這家網路零售公司。兩人是校友和前同事,但并非兄弟,也沒有親屬關系。
Flipkart 29日表示,新一輪籌得的10億美元資金將用于擴張業務,特別是投資行動技術,因為Flipkart逾半數網購訂單是透過行動電話訂購。
知情人士說,引進新資金后,迄今尚未獲利的Flipkart估值達70億美元,成為目前為止獲單筆創投資金挹注最多的印度網路企業,投資人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投資公司(GIC)、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MSIM)等。
最初以網路書店起家的Flipkart,如今業務擴大為類似中國阿里巴巴的線上市集,擁有2200萬注冊用戶、3000個合作店家銷售數百萬項產品,從電子裝置、衣服到體育用品都賣,每月出貨500萬筆訂單。
隨著印度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增加,并逐漸上網買各種產品,分析師預期印度電子商務市場將起飛,野村證券預估,未來四年當地網路零售市場規模將成長11倍至230億美元。
亞馬遜也看上這塊規模仍小、但成長快速的網購市場,早在2012年就透過旗下比價網站Junglee.com進軍印度,去年6月推出亞馬遜印度網站,30日更宣布加碼投資20億美元擴張當地業務。
除了Flipkart之外,印度購物網站Snapdeal今年成功籌得2.33億美元,約半數源自美國電商巨擘eBay的注資,Snapdeal還打算一、兩年內辦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據悉,印度購物網站Snapdeal成立之初,在線購物在印度還很新潮,加上多數人沒有銀行帳號、也沒有信用卡,但Snapdeal在短短四年內,吸引3萬多名商家進駐,販售超過500種商品與服務,今年營收邁向10億美元。
Kalaari資本公司執行董事柯拉說:“印度的電子商務即將從巨大的社會轉變中受惠。這整個產業早就開始迅速成長、演進。”
這波投資潮反映出印度的改變,隨著互聯網普及(主要透過移動設備),一般人上網解決日常生活需求,像是讀報紙、銀行轉帳或購買各種商品與服務。
雨果網了解到,一直以來亞馬遜和Flipkart在印度電子商務零售市場不斷攻城拔寨搶占更多份額,而法國里昂證券亞太公司(CLSA Asia Pacific Markets )此前曾發表預計稱印度電子商務零售市場總體銷售額到2018年將增至220億美元。印度國內擁有全球范圍內最年輕的網民群體,而得益于廉價智能設備在印度的普及,印度國內使用智能手機等聯接寬帶網絡設備的用戶增速已經超過了中國。 (編輯/雨果網 何志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